2月17日下午,中华鲟保护方向及措施专题研讨会在汉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武汉中华鲟保护中心主办,20余名来自政府、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企业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一堂,通过线上线下参会,共同为中华鲟保护工作献计献策。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桂建芳院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叶建刚、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文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李创举、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利民、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郑维友、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副主任张玉红、湖北精本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精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主任危起伟等参加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通过线上参会并致辞。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主任危起伟围绕长江中华鲟种群生活史、种群状况及濒危原因、为何人工增殖放流40年未有效遏制其自然种群衰退、长江中华鲟保护目标及方向探讨、自然繁殖恢复措施建议等方面做了专题报告,并汇报了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2023年度的工作。危起伟认为,扩大中华鲟稚幼鱼放流规模是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的主要措施,他建议,利用好长江十年禁渔的窗口期,扩大中华鲟稚幼鱼放流规模,制定放流规划,尽快出台技术规范,加强F1群体精细化培育,建立中华鲟人工标记放流追溯体系。
曹文宣院士、桂建芳院士和与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们也围绕中华鲟保护的方向和措施,进行了热烈讨论,形成了专家意见,认为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为总体指引,牢牢把握长江“十年禁渔”窗口期,规范中华鲟繁育技术和放流标准,进一步提升中华鲟放流规模,建立中华鲟放流可追溯体系,加强中华鲟海洋生活史监测,切实有效恢复中华鲟自然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