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农民生活> 正文

长江寻“鱼”|白鱀豚之后,我们不能再失去江豚了

发布时间:2024-02-23 作者:佚名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长江江豚,用肺呼吸的哺乳纲动物,以小型鱼类为食。它没有背鳍,吻部短而阔,被称为“微笑天使”。在2006年白鱀豚被认定功能性灭绝后,江豚成为中国淡水豚类中的仅存硕果。

  2023年4月,湖北荆州老湾故道首次野化放归了两头江豚,也是国内首次尝试将迁地种群放归长江。

  两只江豚放归后的一个月,一支约10人的队伍被组建起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梅志刚和他的研究生开始在长江进行日常监测,以确保放归江豚的安全。

  野化放归,对物种种群恢复来说无比重要。梅志刚说,它是沟通“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之间的桥梁。“迁地保护”是过程,在“伊甸园式”的环境中保存“种子”;待环境适宜,就要把“种子”放归,推动野外种群恢复的终极目标。

  而“去野外”,对梅志刚这样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的科研工作者来说,也是无比重要。野外,有一手的科研数据,也总有不少意外。科研路上,追踪江豚是一个漫长和寂寥的过程……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无数人的努力,长江江豚数量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止跌回升。农业农村部长江全流域江豚科考数据显示,2022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与2017年的1012头相比,5年里长江江豚数量增加了23.42%。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scy/202402/t20240218_90575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网 zgnm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 农业内参网 乡村振兴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