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农民生活> 正文

当前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建议

发布时间:2024-03-09 作者:佚名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我省早稻、再生稻即将进入播种育秧关键时期,受年前冻雨和降雪天气影响,部分早稻、再生稻主产区育秧设施损毁较为严重,农时不等人,为保证今年早稻、再生稻生产顺利起步,特制定以下技术意见。

  (一)选好苗床。选择离大田较近,排灌条件好,运输方便,地势平坦的旱地作苗床,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80~100。如采用智能温室,多层秧架育秧,苗床与大田之比可达1:200。

  (二)备好基质。建议使用水稻专用基质育秧,每亩用育秧基质150升左右,也可采用营养土和基质按1:1比例混合拌用,育秧基质建议使用已添加水稻育秧所需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的基质,鼓励扩大水稻育秧基质适用范围,便于机械化流水线作业。使用营养土育秧的,早稻按亩大田125公斤(中稻按100公斤)左右备土(一方土约1500 公斤,约播400个秧盘)。播种前育苗底土每100公斤加入优质壮秧剂0.7公斤拌均匀,现拌现用。

  (三)选好品种。早稻选择生育期105-110天左右、适宜加工专用的品种;再生稻可选用米质优、再生力强、综合抗性好、生育期130天左右的中稻品种。

  (四)浸种催芽。已经带药包衣的干种子直接播种育秧,未带药的种子催芽至破胸后,再选择合适药剂包衣拌种。常规早稻种子一般浸种24~36小时,杂交早稻种子一般浸种24小时,杂交中稻种子一般浸种10小时左右。种子放入全自动水稻种子催芽机或催芽桶内催芽,一般12小时后可破胸,破胸后晾干备用。

  (五)精确播种。建议采用机械播种,常规早稻每盘播150克,杂交早稻每盘播100克,杂交中稻每盘播75克,早稻、再生稻一般3月20日左右开始播种。播种前一天,把苗床底水浇透。确保足墒出苗整齐。播后每平方米用2克敌克松兑水1公斤喷雾消毒,再覆盖籽土,厚约3~5毫米,以不见芽谷为宜。

  (六)苗期管理。①保温出苗:秧苗齐苗前盖好膜,高温高湿促齐苗,遇大雨要及时排干苗床水。②通风炼苗:一叶一心晴天开两档通风,傍晚再盖好,1~2天后可在晴天日揭夜盖炼苗,并逐渐加大通风量;二叶一心全天通风,降温炼苗,温度20~25℃为宜。阴雨天开窗炼苗,日平均温度低于12℃时不宜揭膜,雨天盖膜防雨淋。③防病:齐苗后喷药防治立枯病、苗稻瘟等病害。④管水:前期保持盘土湿润不发白,出现白土或叶片卷曲应及时喷水。移栽前一周左右控水,促进秧苗盘根稳健。⑤施肥:对长势偏弱的秧苗,可喷施1%尿素叶面肥混合溶液,防止脱肥死苗。

  (七)适时移栽。早稻秧龄20~25天,再生稻秧龄25天左右为宜,叶龄3叶左右,株高15~20厘米移栽,备栽秧苗要求苗齐、苗匀,根盘结成毯状,提起不散,卷起不断裂。起秧移栽时,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zzy/202403/t20240301_9088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网 zgnm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 农业内参网 乡村振兴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