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资讯动态> 正文

早稻增产4.1亿斤的背后——江西克服疫、汛“双考”交出丰收答卷

发布时间:2020-09-24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为全国重要粮食产区,今年,江西克服疫情和汛情的双重考验,夏粮再获丰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显示,今年江西早稻总产量达到129.3亿斤,较上年增产4.1亿斤。

  稳定粮食生产,首先要稳定播种面积。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日益成为粮食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直接影响粮食播种面积。

  工厂化育秧面积达2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2000元、早稻面积占流转面积90%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在种粮大户夏文平所在的丰城市,当地出台政策重点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种植早稻,确保在疫情下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

  农资上门、农机进村、农技到田……得益于各地政府的一系列有效应对政策和举措,今年,江西省早稻生产克服疫情影响,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182.5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近5700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5580万亩种植任务。

  稳定粮食生产,还要不断提高单产。不少种粮大户表示,从2017年起,江西整合各部门农田建设资金,统一提高投入标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既有利于开展机械化作业,也提高了粮食单产。

  抚州市东乡区虎圩乡种粮大户艾早有今年承包了2200亩农田种植水稻,比去年增加了400亩。他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将排灌渠道清淤疏浚、加深拓宽,过去跑肥、跑水的低产田变成了保肥、保水的高产稳产田,大规模机械化操作不仅降低了种粮成本,亩均产量还比过去高出100斤左右。

  粮食播种面积在疫情考验下逆势增长,突如其来的汛情又给丰收带来挑战。在今年早稻收割的关键时期,持续强降雨天气导致江西多地出现洪涝灾害,鄱阳湖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全省农业受灾面积达到1316.9万亩。为克服汛情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江西受灾地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和洪水“赛跑”,争分夺秒抢收抢烘粮食,努力做到应抢尽抢、应收尽收。

  余干县康山乡位于鄱阳湖畔,严重的汛情导致当地不少农田被淹。康山乡种粮大户卢发旺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了近百亩早稻,仅用了三天时间,就赶在水位上涨前全部收割完毕。“抢收那几天,到处是收割机在忙碌,为了和洪水抢时间,我连午饭都是带到田里吃的。”卢发旺说,多亏了政府紧急从外地调配收割机,否则他家早稻要亏损10万多元。

  余干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朱志明说,今年余干县早稻播种面积达到92.1万亩,在洪水来临前当地紧急调配收割机抢收,高峰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500多台收割机连续作业,近百家粮食烘干厂24小时运转,对抢收的稻谷进行烘干。

  记者 范帆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xyyw/20200922/8d42874f203747a080ca09ce76df83b6.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网 zgnm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 农业内参网 乡村振兴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