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牡蛎行业首部产品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乳山牡蛎》正式发布成为山东省地方标准,这标志着乳山牡蛎标准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率先占领了行业标准新高地,赢得了竞争新优势和话语权,将有力促进乳山牡蛎产业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历年来乳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牡蛎产业发展,将其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来抓,不断出台扶持政策,持续开展品牌化、标准化建设,“乳山牡蛎”已在全国形成了品牌领先优势,是中国牡蛎产业一张靓丽的名片。2009年“乳山牡蛎”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乳山牡蛎”先后荣获“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山东省优秀地理标志产品”“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乳山市被授予“中国牡蛎之乡”并入选“首批山东省特色农产品(牡蛎)优势区”。
为将乳山牡蛎升级为标准化产品,确保乳山牡蛎标准一致、品质如一,促进乳山牡蛎产业提档升级、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2017年10月,乳山市海洋发展局组织相关科研部门启动了“乳山牡蛎”标准的制订工作,由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鲁东大学、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威海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的相关专家共同开展“乳山牡蛎”标准的制订。通过前期广泛调研、形成标准草案、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复标准立项、征求各界意见、形成送审稿、通过专家组审定等环节,历时2年多,于2020年4月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成为山东省地方标准。
乳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和乳山市牡蛎协会立即着手开展标准宣贯工作,引导乳山牡蛎产业从业者按照标准开展生产,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目前,已举办标准宣贯专题培训班2期,发放标准宣传手册500余本。
此外,为解决乳山牡蛎高端产品标准化短板,今年水产技术推广站再次联合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着手制订《单体三倍体牡蛎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规范》,目前已经通过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省农业农村厅立项,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调研和标准草案的编制工作,争取年底前发布为山东省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