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各地动态> 正文

安康:白河“致富花”开别样红

发布时间:2020-09-24 作者:佚名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仲夏时节,绿意奔涌,走进城关镇安福村盆景基地,工人们正忙着为花卉盆景浇水、修枝、施肥、除草……一派繁忙景象。

  “现在在基地务工,每天有120元的收入呢,活儿也轻松,我在这已经干了五六年了,希望可以在这里长期干下去。”提起现在的收入,正在给盆景育籽的钱文明难掩内心的喜悦。

  现年50岁的钱文明家住安福村十组,2014年因缺技术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说:“以前只能靠种庄稼维持生计,日子过的很紧巴,后来参加了基地免费组织的牡丹采摘、花卉盆景修剪等技术培训,现在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生活有了稳稳当当的保障,还能同时照顾家人。”2019年,他甩掉了“穷帽子”。这一切都得益于绿韵牡丹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的牡丹基地和盆景基地。

  “油用牡丹市场前景好,是助力脱贫攻坚的优势产业。”园区负责人黄治纲介绍道。为年龄偏大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和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这是黄治纲当初创办园区的一份“初心”。

  园区结合安福村自然生长环境,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优势,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实行“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在安福村流转土地2100亩,累计种植牡丹1900亩,带动周边193户农户增收致富。近年来,累计发放土地流转费及农民工工资400余万元,其中支付贫困户土地流转费、工资及股权分红136.2万元,实现园区农户人均纯收入增收4070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975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已经形成了“种、研、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布局,被评为了市级示范园。  今年受疫情影响,一季牡丹受损,在城关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扶持下,园区科学谋划,从种植、管理、销售各方面迅速做出调整,为安福村脱贫攻坚战持续发力。

  “牡丹这个产业,不仅可以让贫困户通过务工、分红、土地流转费、退耕还林等持续增收,还可以带动乡村旅游,现在的安福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画里村 ’。”提起牡丹基地,老村干部、党员石昌才赞不绝口。

  “下一步,园区将在安福村建一座年产100吨牡丹籽油和年产500万朵花茶的生产线,预计带动当地老百姓长期用工50人以上。”谈起未来的发展,黄治纲信心满满。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不断推进,他有信心带领更多的群众在牡丹园里实现脱贫致富梦想,让这些美丽的牡丹花真正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花”。

  


原文链接:http://nyt.shaanxi.gov.cn/www/sxld/20200707/9727343.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网 zgnm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全国健康产业调研中心 农业内参网 乡村振兴舆情网